前陣子,新聞不斷播報大人打小孩的新聞,大人生氣的時候,想用痛覺讓孩子記得經驗,因為古人說痛定思痛,進而記取痛苦的教訓。

但孩子怎麼記也記不得~~不是他記不得,而是痛苦的感覺,記得的經驗是「 我是個壞小孩,讓爸爸媽媽好生氣」、「他們是不是不愛我了」、「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」……

我突然想到自己收藏已久的繪本。

繪本的主角是一隻小企鵝,雖然不確定他做了什麼事,讓媽媽火冒三丈,但也因為突如其來的狀況,他過於驚嚇,身體部位都飛到世界各處。只剩下他的雙腳,無意義的四處飄走。小企鵝無神的想找其他身體部位,可是找也找不到 ~ 

最後,媽媽平靜下來,也安撫了他。

終於,小企鵝的身體部位,也一一被找了回來,他也回神了。 

我們不禁好奇:小企鵝…他的反應太大了吧!一點也沒錯,身體的反應及心理的變化,真的太震撼了!

孩子在早期幾年的依附關係,內心都在渴望得到照顧者的回應,如果有正向行為,得到正向回應是容易的;但如果展現出來的是負向行為,就不容易得到正向回應。

如果我有魔鏡,我一定想問:孩子啊~你想得到什麼回應呢? 

 

心理學家溫尼考特說過,孩子有想要被接納和聆聽的內在需求。

當他們縱使做了一件不符合照顧者期待的事情,他們仍有一絲期盼,希望能被接納,他們就不會把壞的自己,當成全部。

可是,接納?是照著孩子的話做嗎?這樣不就是縱容他們? 

心理上的接納,不是全然接受,也不是無異議的完全認同孩子,反而是透過設定界線,聚焦在行為本身及保護人格。

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,盡可能地與孩子還是要保有連結

年紀小的孩子,會輕易的把自己做的事情與「我」這個人,混成一團。他可能心裡感到很不好、很糟糕了。假使我們無意出口一句「壞孩子」、「你好麻煩」或懲戒,孩子更會信以為真,壞的是他這個人呢!

我們可以聚焦在需要改善的行為,不針對孩子這個人。

親子關係很微妙,就像孩子在照鏡子一樣。當孩子看到鏡子中(照顧者)反射的各種情緒展現,都會回到自己身上,認為是自己的模樣。漸漸長大後,孩子看到的自己,就會是其他人給他的反射,卻缺少自己的模樣。

接納孩子正、負向狀態的呈現,相信著他正在摸索自己人格的一部份。

我們只需要耐心地當一面鏡子,就夠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