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想當初,考上不大好考的諮商所時,也已趨近高齡產婦的年紀,於是順水推舟的受孕並同時入學。時光匆匆,當年那個在肚子裡一起修課的小小孩,至今已長大成很有主見的青少年(擁有大人說一句、他能頂十句的力道),舉凡各項生活中的大小瑣事,都有他的想法和堅持,因著彼此的觀點不同而有分歧和衝突。

依據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論所提,青少年階段處於「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」社會心理危機,需要透過各種生活、學校及同儕互動等經歷,逐步摸索釐清其價值觀及角色定位;這段時期往往也像是段歷經風暴、一一歸位的歷程。

印象中,有句廣告台詞是這麼說的:「我是當了爸爸以後,才學會如何當爸爸」。

這句話,一直提醒著自己設法保持客觀和學習。假如沒有天生、也沒有完美的父母,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,要怎麼做或是做什麼?每當與孩子發生爭執時,除了高漲和緊繃的情緒外,同時也會盡可能地保有某些空間去問自己:「這件事真的是我認定的那樣嗎?」「孩子只能符合我的期待嗎?」「孩子面對我的期待或要求,他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?」、「孩子符合我的期待,真的比較有助於他嗎?」、「有沒有其他彼此都相對能接受的選擇?

當面臨不是唯一的選擇時,人們彷彿就能多出些彈性和理智,相對較不會卡在動彈不得的情緒中,才有機會看到其他解套的可能性。

為人父母,並非無所不知或無所不能,當孩子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困頓和挑戰之時,若我們能擔任主動理解者陪伴者提供建議者支持者等角色,陪著他們去體驗生活中的苦與樂、梳理和確認自身想法和立場,評估與衡量選擇後的益處和代價,學習自我選擇和負責。人往往會當局者迷,記得當面臨超出己力之處境時,去找些客觀的幫手一起探尋、理解及鬆動與孩子卡住之處,在為人父母的角色上多出更多穩定有力的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