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學一陣子了,家裡有孩子們的家長們,你們過得如何? 經歷到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上學的經驗,感動成長之餘,可能也鬆一口氣,也或許備感壓力。幼兒園的孩子,要經歷來來回回的分離場景、進入國小的孩子,可能要耳提面命的提醒和叮嚀、更大一點的孩子,可能擔心未來的生涯發展及自立衍生的情感拉扯。

長大的定義是什麼呢? 

在成長過程中,整個社會教我們,需要遵守自古傳承下來的「普世規則」,女孩要乖巧、男孩要堅強。但這兩項達到了,社會好像沒想要放過我們。隨著年齡成長,青少年的孩子要順從、聽話;結婚成家的個體,要會顧家、犧牲奉獻及非常孝順。

長大真的是這樣嗎?每個人長大都會需要這番洗禮與階段的考驗嗎?

我們可能會想著,不乖巧、不堅強、不犧牲、不孝順,就會長不大嗎? 絕對不是這樣的。 

我們熟悉的華人社會,有著集體行動的文化,習慣把事情的兩面,分成兩個極端的點,是與否、對與錯、好與不好。就好像機器的開關,只有開與關,不然就是壞掉。

但是,心理價值及情感的成熟,有全然不同的運作方式。

一個孩子(個體)在長大的過程,可能不符合重要他人的期待,這些期待可能我們過往賴以生存的策略。如要乖巧,才會被稱讚、被關注。但如果一個孩子充分滿足了大人的需要,而非自己的需求,此時,我們需要多留意孩子到底缺了什麼。

只要補給孩子他們所缺的,他們的內在心智自然會成長。

我們可以改寫版本,自古傳承下來的只有「血脈」,但我們可以傳遞「正向的關係」。過往或許社會重視的是生理的成長,如身高多高、體重多重。

我們可以更新自己對於長大的看法,加入自我深入的方向——長大的意義,如: 我對自己的看法、我對自己的感受、我對自己的價值、我想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…

協助他們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內在系統。過往人們口中被稱為不乖巧的孩子,他們在想著怎麼表現自主的能力; 不堅強的孩子,他們其實是心思細膩、富有情感; 長大不犧牲奉獻的特質,表示他們知道自己的限制,避免心裡耗竭; 被稱為不孝順的個體,是他們想要與周遭他人練習人際設限。

 

我們可以做的,是覺察自己焦慮來源,讓我們與孩子之間,挪出一個可聆聽、包容的自在空間,為了彼此的關係,注入「允許」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