姊姊:弟弟上次已經答應我,送我這個鉛筆盒,但現在又說是他的!!
弟弟: 我現在就想要阿~
姊姊: 你都說話不算話,為什麼我都要讓你! (跟隨著氣急敗壞的跺腳、眼淚快掉下來了)
然後每次的爭吵,就無限次循環類似的對話了
相信不少家長們在面臨家中有手足的環境,會遇到類似的對話,常常聽到不同年紀的孩子,會因為很小的玩具或生活事件,發生激烈的爭吵與衝突,可能會氣孩子 「連這種東西都要搶」
在大人的世界裡,我們在意的事物,就是我們覺得重要的;相同的,在孩子的世界裡,他們用僅有的媒介來和世界有所連結,縱使再小的東西, #在心中可能都是很重要的線索
但有的時候,我們在工作之餘,會在回家想要爭取一點休息或寧靜的片刻,如正想要享受一本喜歡的書籍、喝一杯剛準備好的茶或剛忙完家務正準備坐下來放鬆一下,這時聽到孩子間你一言我一語,會感到心裡一陣莫名火襲擊而來…
我們可能開始想要介入~ 為什麼呢?
是想教會孩子們怎麼積極解決問題?
還是我們只想安靜片刻,卻被外在因素打擾,而感生的焦急感?
又或者,我們擔心孩子們間的爭吵,會影響家庭間的和諧,所以我們希望他們能快點和解,讓家庭氣氛回到原本的平靜狀態,比較安心?
我們可能困惑,哪一個想法才是對的?
其實以上的意圖都沒有對錯,如果,有機會覺察,會讓我們更明白心裡的想法,及有機會看見心中既定的親子關係及手足相處的觀點,並嘗試不同於以往的方法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如果,我們的目標是 #要促進手足間的溝通,要釐清以下因素:
1. 人都有渴望被喜歡、被接納的心情
當人在能與同伴互動時,渴望得到的是被接納、被肯定的連結,是正向關係的開始。
因此孩子會想對另一方付出,如弟弟會想給出自己喜歡的玩具,來獲得被接納的需求。姐姐會感到被重視,而展現開心且投入關係的行為。因此,孩子們也在當下得到各自的心理需求。
2. 人際的期待目標不同
孩子除了有被接納的需要,在學齡期的孩子,更在意的人際需要是互惠、公平的原則。
學齡前的弟弟,較為重視自己當下享樂的立即性,因此無法優先思考到 「我做這個行為或說這句話,會不會造成他人困擾。」
3. 尚未發展出合宜的社交策略
當孩子慣於用物品來建立或維繫關係,目的可能是希望用物品來確認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份量。但不自覺越給越多,來確保「我對你來說,是重要的。」孩子可能除了物質之外,想不到如何與同伴建立正向連結的方式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想要邀請孩子的爸爸媽媽或是重要家人們,來想一想~
我們想要介入處理孩子們的手足困境,可以留意到的部分:
1. 大人自己的內在狀態
如果我們急於處理孩子們的紛爭,卻忽略我們當下內在的狀態。長期之下,會讓我們在協調又難以維持公平之下,感到極大的壓力,#更負面增強心理的焦慮與自責感。
(1) 觀察既有的互動策略
是否孩子們在相處過程,已有發展出的因應策略,並在可自行解決的範圍。除了動手動腳或持續無目的的謾罵行為之外,我通常會讓孩子們先自己嘗試與他人互動或溝通的。
(2)評估自己當下的意願
如果今天工作很忙很累,已處於情緒極限了。又要處理孩子間的事情的話,就是超載的任務了。
我們可以先給自己的心理時間按個暫停鍵,#允許自己空出幾分鐘的時間,讓自己不會以慣用的方式(責怪、制止或情緒威脅的話語),而失去原有想介入的目的。
2. 營造出孩子們感到被重視及傾聽的氣氛
孩子們通常會想抱怨其他人做了什麼的言語, 如果我們只聽取一方就做判決,對另一個孩子來說,就好像難以再翻轉機會了。
因此,利用大家都在的時間,嘗試與兩方互動,分別讓各自都有 #被聽見與說出的機會, 如「剛剛你們玩得很開心,姐姐你看起來好生氣,而且弟弟好像不知道該怎麼辦? 剛剛發生什麼事情呢? 」分別有被看見的機會 ,就會有空間能安放當下的情緒,延宕口出爆言或衝動行為。
3. 引導孩子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
如 「姐姐,你很挫折的是,別人答應你的事情,就突然間反悔了」孩子可能再被 #同理 之後,會邊哭邊會透露更重要的訊息,像「他可以想一想,再決定要不要給我、他沒有說到做到……」、「弟弟,姊姊蠻期待能和你有個約定,但好像當時你也很希望姊姊能開心,就把自己也很喜歡的東西給出去了!」讓彼此都可以聆聽到對方當下沒有說的心情。
4. 保有彈性的人際關係
孩子通常對於給予/接受的期待會多於自己可以掌控的,而造成「對他人的期待落空」及「心裡的失落 」,可以與孩子討論:
(1)掌握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線
弟弟要送給姐姐東西前,先停下來、想一想,如果感到為難,可以練習告訴姐姐「我很喜歡這個,你再讓我想一下,我再決定」
(2)覺察自己與他人的關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