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長的過程,最害怕的就是不被愛》
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恐懼就是不被愛,別讓我們原本充滿愛的期待,讓他們忘記自己值得被愛。 在週末的傍晚,分享一段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節錄給大家: 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,他們是『生命』的子女,是生命自身的
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恐懼就是不被愛,別讓我們原本充滿愛的期待,讓他們忘記自己值得被愛。 在週末的傍晚,分享一段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節錄給大家: 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,他們是『生命』的子女,是生命自身的
最近陪伴女兒練習走路,看著她邊走路邊哭泣,可以感受到其內心的害怕與擔憂。這讓我想起自己過去在學習的道路上,亦有相似的心境,更可以理解「成長」並非都是美好的,往往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慢慢摸索而來。 國中時,
有一種愛,很純粹。 當你看見鏡中的自己時,你會打從心底的觀察、在意和關懷。 「你會問自己過得好不好?」 「你會思考怎麼樣、能讓自己好受一點?」 「你會知道做什麼選擇、自己會比較滿意? 」 與自己同在,
如果都不會感覺痛,真的好嗎? 多數的人不太喜歡痛的感覺,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盡可能避開會讓自己感覺痛的情境。但是,不會有痛的感覺真的好嗎?如果不會感覺痛,被燙到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知道要趕快縮手;如果身體痛
最近聽見周遭不約而同地撥放著有溫度的節慶音樂,可以感受到新一個年節提早捎來的信息,提醒著我們 —— 今年已經到了最後一季、最後一個月、最後幾個禮拜了! 年末的到來,也是不是讓我們開始期許,要立下什麼樣